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必赢官网外国语学院江盈盈老师的文章《跨文化传播场域中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研究》。转载如下。
原文:
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中,跨文化传播场域作为文明互鉴的必要平台,已成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关键机制,亦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要素之一。“创意写作”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生产方式,也是跨文化传播实践的主要手段。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多模态强智能大语言模型的迅速迭代进化,人机协同创意写作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助力,进化出了新的传播模态,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跨文化传播的应然选择
在跨文化传播的多维场域内,创意写作的应用情境涵盖商业、文化、教育、公共外交等多个领域,AI表现抢眼。在商业层面,大量企业通过AI赋能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运营,输出创意文案和视频内容,形成了触及多圈层的营销生态。在文化层面,创意写作的应用如网络文学的国际化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营收已经达40.63亿元,借助AI降本增效,翻译语种达20多种,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外交则利用创意写作在各大社交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借助AI充分提升数字叙事的互动性,传递文化价值,提升国际传播效度。
智媒时代,新型媒介生态由传统的“人—人”逐渐变为“人—机—人”,在技术革命下内容概念和内容范式的自适应转变以及算法技术,加速了跨文化传播生态的演进与圈层聚合。当前我国跨文化传播实践已向构建具有情感共鸣的传播逻辑、广泛覆盖的传播途径和精准定位的传播场景转变。这一转变为传播价值体系提供了深度构建的可能,同时强调了在现实选择中综合运用各种智能传播技术,以促进跨文化传播的协同纵深发展。通过主流价值导向与算法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舆论的引导能力,减少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同障碍、文化误读,并增加了文化符号的通约性。
人机协同创意写作已成为智媒时代跨文化传播场域的应然选择。其在跨文化传播场域形成规模化效应以及完成文化的多圈层触达方面,已展现出显著实力。但人工智能模拟人类主体生成的创意写作文本,具有明显的数字八股性,缺乏情感温度与文化深度。同时,数字幻觉等技术问题导致受众对其传播内容的审美接受以及认同程度普遍偏低。这是AI在跨文化创意写作表达上的局限,也凸显了人类创作者在该过程中存在的必要性,更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场域中新业态的来临。
数智跨文化创意写作新模态
在跨文化传播的动态场域中,基于优势互补,人工智能与人类创意写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被重新定义为“协同伙伴关系”。跨文化创意写作实践要求开放性知识接触与资源利用,以及广泛地吸纳和融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元素,从而丰富跨文化叙事的素材和视角并激发创意思维。AI在该过程中承担着算法、数据、文化敏感性分析师等伙伴角色,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为跨文化转译和分众化表达提供了强力支持。因此,将AI置于决策点与行动点之间,可有效帮助人类作者识别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差异、不可通约的符号,提升跨文化认知,促进其在作品中扩大文化共情效果。同时,人类创作者借助学术及具身化的实践体验,积累并构建多元且深厚的跨文化知识体系,该体系赋予人类创作者综合考量能力,通过知识、情绪以及价值的感性与理性综合判断,做出创意决策。人类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决策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提供创意指导、决策制定和文化洞察,与AI形成互补的伙伴关系。因此,在跨文化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的劳动分工中,AI适宜承担要求深度专业知识理解和涉及复杂算法计算的任务,如对传播受众的分析、文化规约、本地化创意语境的搜索整合等。相对地,依赖丰富的个人经验、直觉判断和创造性决策的职责,则更适合由人类执行,如创作风格、叙事结构、话语体系等。该分工模式不仅优化了认知劳动分配,而且彰显了人机协作在提高跨文化创意写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优势。
尽管存在对AI介入创意写作可能导致的叙事僵化和创意灵韵消失的担忧,但实证研究表明,AI的涌现模式对于减少作者的写作焦虑,提高写作效率和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小说写作以及剧本创作的审美接受方面,也有研究证明,在人类受众进行评估时,AI与人类协作生成的故事与纯专业创作者编写的故事具有高度相似性。从创作底层逻辑而言,创意写作的创意灵韵源自于作者的潜意识与智力、文学知识与思维方式、人格特质与动机、灵性、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AI生成的随机叙事内容,增加了作者的信息偶遇概率,提升了写作过程中创意启发的频度。另外,AI还可以补充人类作者跨文化文学思维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为作者提供全球视野。跨文化的辅助决策功能,有助于减少文化系统差异所带来的认同障碍与文化壁垒,实际上对于该场域下的创意写作的灵感激发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
跨文化传播场域中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的不同分工与创意生成方式,催生了跨文化传播领域中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的新模态,即“人机协同跨文化调研—算法指令引导随机叙事+跳跃性认知整合—跨文化传播产品全模态输出与反馈调整”。在前期调研阶段,通过协同探索,增强作者对于目标文化内生的叙事、话语认知、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以及通约性文化符号的探索。同时,了解传播链上的跨文化目标受众,如掌握不同国家受众的文化特征。在创作阶段,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规约、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范式,藏叙于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向外转译,洞察跨文化传播趋势、嵌入“算法式”人机协同创意话语与叙事体系、构造“沉浸式”传播话语体系。AI根据创作者指令的引导,大量生成随机叙事文本,在信息偶遇中,人类创作者利用跳跃性整合认知,将AI生成的内容与人类的文化价值和创意愿景相结合,以提升作品的文化深度和创意质量。在跨文化创意写作产品输出阶段,利用GPTs一类的智能体,完成多模态、全领域的创建,涵盖从文本到多媒体、从静态到交互式体验的广泛形式,从而摆脱单一化、线性化和中心化的传播逻辑,转向更加互动和多维的多模态交流模式。
跨文化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的挑战与应对
人机协同创意写作在跨文化传播场域中呈现出巨大潜力,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智能鸿沟的加剧使不同群体在进行跨文化人机协同创意表达时面临不平等。但是,这一态势也为本土文化符号提供了大规模生产与全球消费的机会。利用AI加速分众化传播,通过在地化创意表达构建不同文化圈层的赛博“地方”,为当前跨文化传播场域中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的重中之重。
此外,不同地域与文化的AI以及大语言模型因其训练数据质量以及信息污染等问题,有可能传递对于性别、种族、社会阶级、文化等歧视,导致AI产生系统性偏差,误导人类创作者。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治理手段,构建技术治理共同体,强化人类本位的价值旨归,并不断更新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跨领域合作,研究对上述跨文化人机协同创意写作全流程的技术监管与提升方案。同时,提升人类创作者的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素养,整合反思性思维促进机制,发展具有能动性的跨文化人机协同创意写作系统,从而发挥其跨文化传播的最大效能。
(作者系必赢766net手机版外国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原文链接:
https://cssn.cn/skgz/bwyc/202406/t20240611_5757862.shtml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